作者简介:胡江滨,男,68岁,中共党员,研究员,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原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努力下,脱贫攻坚战正在积极推进,离最后的胜利已经不远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成就。
一、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
1、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初心和宗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明确了到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到 2017 年年底,全国贫困县还有832个,贫困人口还有约 3000 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艰苦边远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属于脱贫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并提出了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初,未摘帽的贫困县只剩52个,贫困人口只剩551万人。今年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
2、体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多年来,我国的扶贫、脱贫事业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坚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中央统筹、省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并结合各地实际,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等方式实现脱贫,坚持 “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保障。这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
3、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治理能力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大规模发生,疫情防控斗争成为当时全国的中心任务,这对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很快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适时转入经济恢复过程。当我国疫情防控斗争状况尚未完全好转之时,党中央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恢复经济和脱贫攻坚战的工作,彰显了党中央的前瞻性和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自信。在我国疫情防控斗争状况好转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到各地视察、指导恢复经济和脱贫攻坚工作,鼓舞了大家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使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相比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多个月来连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都没有做好,可以体会到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国家治理的卓越能力,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四个自信。
4、体现了大国担当的精神。
贫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虽然解决的是十几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但相对于世界各国却是一个庞大的体量。解决了中国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不仅可以保持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也可以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发展,体现我们的大国担当的精神。
二、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1、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经过几年来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从 2012 年年底的 9899 万人减少到 2019 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的目标任务接近完成。与此同时,通过开发性扶贫方式,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使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再经过今年的努力,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圆满完成。
2、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展各种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方式,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另外,通过生态治理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退耕还林扶贫等,使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现在,脱贫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 98%,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了保障。笔者于去年和今年都回过农村老家,看到水泥路通到村里村外,直到家门口,家家户户都盖了宽敞的新房,生活设施也与城市住户不相上下,村里还修建了小型亭台,安装了健身器材,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3、提高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近几年来,脱贫攻坚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比如开办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一些技术课程,教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学一门手艺,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和创业。这样既扶志、又扶智,使贫困群众脱贫有术,致富有路,饭碗更稳,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做到了真脱贫、脱真贫,补齐了农村这块的最大短板,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4、锻炼了一支扶贫干部队伍
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了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特别是全国共派出了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了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他们基本都是青年干部,通过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他们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提升了贫困治理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已成为各单位的后备干部队伍。
5、我国的贫困人口脱贫实践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我国将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分享中国的经验。这就是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几点建议
1、今后还需在制定一些大的政策(如教育、医疗、就业政策)时,考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需要,适当倾斜,使他们不至于因病、因工又返贫,要使脱贫事业可持续发展。
2、巩固通过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果,继续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得建设,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和建立长效机制。
3、还可继续发动全社会关心脱贫事业,如高校发动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通过购买贫困地区特产参与脱贫攻坚战,使我们在离退休之后也参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十分荣幸。
4、脱贫攻坚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各单位抽调参加这项工作的年轻干部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这种历练应该比在原单位更为深刻。因此在考虑干部的使用时,可给予这些干部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