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教师风采】徐双敏:一封家书

作者:徐双敏 发布时间:2022-11-04

老姐好:

有一段没联系了!你和姐夫都好吧!

估计你想不到我在哪给你写信——我在克拉玛依。你知道我爱旅游,不过,我这次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工作——是作为银龄教师,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继续我的教书职业。


姐,你原来总是笑我,活了一辈子都只在方圆5公里之内“打转转”。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大学毕业工作到退休,都没离开武昌。在武汉,连长江都没过。这回我退休了,却一下子跑出去4000公里——是不是很勇敢?我想,要是父母还在,他们是不是也会为我点赞呀!


说说我在这里的感受吧。我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来克拉玛依的,但是,你能想到吗?来这里不长时间,我就发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受教育者。这个教育是我“自找”的。我住的小区不远,就是这里的地标性景点“大油泡”,甚至在家里的后窗户就能看见它。这么便利,当然要去看看。“大油泡”是为了纪念1955年克拉玛依打出第一口油井建的。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一号井”精神、石油精神,当然也产生了很强烈的进一步了解“一号井”,了解克拉玛依的冲动。于是,我自己先后去了“一号井”的“原产地”黑油山,还有现在新疆石油的“主产地”“百里油区”参观。但不巧的是,两次都正好遇上大风。戈壁滩的大风让我下车打不开车门,上车关不上车门,想走站也站不稳。我在领教此生从未见识的戈壁大风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想象60多年前,新中国的第一代石油人是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为国家找油、采油;也体会今天的石油人是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为祖国献石油……我觉得比起他们,自己根本没有资格说是在“奉献”、“奋斗”。再看百里油区,望不见边际的林立油井,我真心为国家的富强感到自豪。


姐,我还想和你分享在校园里受到的教育。我们校区进门的路边有一个立体的口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40年前,你我大学毕业时满校园都是这个口号,我们都非常熟悉,对吧?我刚到学校时,对它也没太留意。只是想,对石油大学的学生,这口号真的特别有意义。要不,习近平总书记怎么会专门给校区毕业留疆工作的学生回信,教导学生们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呢。但是,上周我参加完新教师岗前培训,知道学校的“新进”教师是来自全国18所高校,而且这些身份不同的教师在校区教师中的占比还很大以后,突然意识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首先是对我们教师说的,有甘于奉献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甘于奉献的学生。不是吗?我把这些体会和感受融入了教学,让学生和我一起学习石油战线上为国奉献、为国奋斗的榜样,我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姐,你说,我到这里来工作,是不是值!

姐,我到克拉玛依,校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些天我也基本适应了,你们完全不用担心。

问姐夫好!

顺致秋祺!

                    妹妹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