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作者:欧松涛 发布时间:2016-12-23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推荐工作的通知》(鄂组办【201640号)和《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奖【201637号)的文件精神,我校按程序推荐上报四类先进典型各1个。经省委老干部局“双先”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步拟定,我校老干部喻特厚同志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评选对象、陈友红同志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评选对象,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161223日——1228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反映相关情况。

联系人:欧松涛   罗予翎

联系电话:88387066       18571456009(欧松涛)

                     88387060       18696116767(罗予翎)

附:先进个人事迹

喻特厚同志先进事迹

喻特厚同志现为离退休人员党委丁字桥支部支部书记,他自20106月被当选为丁字桥支部支部书记,已连续两届进入离退休人员支部书记班子。6年来,他担负多重角色,扎根基层党建工作,无私奉献,踏实肯干,为丁字桥党支部创建省级先进及推动我校离退休人员党委工作新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勇挑支部工作重担。喻特厚同志所在支部为我校原政法学院丁字桥家属区,现有党员35人,其中离休干部10人,平均年龄为85岁,90岁以上的老党员2人。党支部组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该支部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党员彼此和谐,邻里相互关照,亲如一家,曾被评为省级先进党支部。近年来,高龄、多病、体弱是支部党员的实际现状,喻特厚同志没有辜负老同志的期望,为人热情、积极、认真抓好党支部一班人的建设从不松劲,发扬革命传统的作风保持不变,支部工作,事无巨细,件件落实,为继承支部优良传统,保持先进典型做出了贡献。

    二、淡泊名利,心存大爱,用真情孕育了一方和谐。喻特厚同志坦言,作为离退休老同志,支撑他从事离退休党务工作这么多年的不是共产党员崇高精神境界,而是源于在他对学校、对生活在他周围的老同志、老党员的那份深厚感情。一个“情”字道出了这位老共产党员身上体现的可贵品质。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没有对群众、对集体的深厚感情,即使有再强的党性原则,也不能长期持久的服务于集体。喻特厚同志视丁字桥支部为自己的家,每年春节支部联欢会,看到大多数年近90多岁的老党员在家属搀扶下按时到会,即便他们一言不发,安静的座在那儿听他讲,他就满足。因为他从老干部轻松的表情中看出大家健康状况良好。尊老爱老、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早已融化这个和谐大家庭的每一员。正是怀着这份大爱之心,喻特厚同志用心用情对待身边的点滴小事。小区内大到房屋维修,小到家庭琐事,一花一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他都亲历亲为。2014年底,原支部负责人与一名群众因公发生矛盾,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社区派出所介入。小区出现这种不和谐的事,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多次上门找当事人作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硬是凭他的韧劲感化了当事人,如今矛盾双方和好如初,辛苦的付出换来今天和谐的局面,喻特厚心上洋溢着成功的快慰。

    三、党务工作与社区工作紧密结合,克己奉公,牢记宗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充分。丁字桥小区是个特殊的社区,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 2013年以来,小区先后发生多起老干部在家无人的情况下,突发疾病,子女和亲属都又远离不在身边,他组织门卫依靠党员在支部带领下,主动采取措施,有的破门而入,进行急救,有的立即拨打120电话,有的扶起病人就往医院送,因抢救及时,历次突发情况均化险为安。平时党支部一班人对生病或住院的每位老同志也非常关心,支部领导成员每次得到老同志生病的消息,都能积极主动带上慰问品去探望,使党关心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辉。2014年底,为配合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丁字桥小区内一处废旧汽车成为社区整治的硬骨头。废旧汽车占用小区共用资源长达10年,影响市容,责令整改的重任落在喻特厚的身上。其主人长期不露面,怎么办?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他却私人花钱领着礼品找到其亲属,还到废品回收站请人估价,真情感化了车子主人,硬骨头被拿下,多年的心病除了,大家开怀的笑容背后,喻特厚为此付出的辛酸和承受的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

喻特厚同志为人正派、心地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长期扎根基层,不拒平凡,其宽厚、务实,不求回报的可贵品质深受大家好评。虽已退休,但他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值得大家学习,不愧为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陈友红同志先进事迹

坚守阵地乐奉献,勤政务实为夕阳

一、立足岗位不放松,不负使命写忠诚

陈友红是我校第一个从老干部工作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处级干部。他于2004年由一名教师转岗从事老干部工作,记得那年4月,为服从组织安排,他来不及详细了解老干部工作的基本内容,就随当时的处长奔赴殡仪馆处理一位老教授的丧事。低缓的哀乐、悲凉的气氛,无异于心灵的洗礼。新的部门,新的岗位,他明白自己从那一刻起,岗位角色的转变将迎来一次心理上的挑战。他常说:“岗位无贵贱,无论什么岗位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服务,党叫干啥就干啥”“平凡的岗位自有不平凡的内容”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永远牢记宗旨,不拒平凡,乐于坚守,立志有为的工作信念支撑着他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一干就是12年。

陈友红从事离退休工作十多年来,亲历和见证了我校离退休工作的发展历程。10年前,我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同全国离退休工作一样面临诸多困难,那时内外环境不好,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存在软件、硬件上的短板;高校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使得老干部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老同志各种利益诉求不断,矛盾重重;工作队伍人手少,平均学历低,管理和服务手段落后等等,面对这样的境况,当时接手老干部工作的部主要领导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有一种使命感。他们紧紧依靠学校党委的领导,踏实努力,迎难而上,终于闯出一片蓝天。今天回想起来,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凝聚了陈友红的汗水。他工作从零做起,踏实肯干,主动作为,很快成为业务骨干。担任科长、秘书期间,自己设计自己组稿建立离退休工作网站;自主设计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协助处长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举措。例如:起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离退休工作管理办法》,推行“校院(处)二级管理以校为主”的管理模式,为营造全校齐抓共管的格局提供制度保证;为适应跨校区多点服务,创新思路,推行行政组长制度,使服务单元化;完善内部决策咨询机制,建立离退休部、党委、老协三家联席会制度等等。这些探索性的实践为推进我校离退休工作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已成为高校老干部工作的先进经验。

了解陈友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真正把离退休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他在工作中勤于实践,勤于思考。他认真总结我校离退休工作的成功经验,把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至今发表或交流工作论文10余篇,其中《论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中的管理和服务》获教育部理论征文二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目前我校离退休工作适合校情的工作模式被一届又一届部门领导传承和发扬,特别是一些形成共识的工作理念被渗透在工作中,这其中他的幕后付出功不可没。

二、立身处事爱先行,真情服务献爱心

“情感投入是搞好高校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法宝”。多少繁杂琐碎的事务,多少处心积虑的谋划,多少无处可诉的委屈,陈友红无不践行着这句话。他常说老干部工作要做到四讲,即“讲感情、讲大局、讲服务、讲奉献”。他带领工作人员甘守清贫,任劳任怨,始终以服务为先狠抓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他常告诫工作人员,要把对老同志的尊敬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日常接待行为。在他看来,老干部工作不是在办公室“坐”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服务是根本,服务就是让人感知冷暖的关怀。能否让老同志真切地感受到冷暖,这就要靠情感的投入。有了感情才会与老干部亲密无间,待如亲人。有了感情才能做到耐心倾听,不厌其烦。老同志来访,他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三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把凳子、一杯热茶”,他的这种对老同志的真情让大家油然而生敬意。类似的,如在春游、秋游活动中,他率先垂范,象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搀扶老同志上下车;为解决老干部医疗费报销的问题,打电话亲自督查督办;解决老同志家庭纠纷亲自上门等服务细节,举不胜举。他还以兄弟般的情谊关心、爱护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家苦中有乐,亲如一家。

长期的离退休工作使得他与老同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因工作业绩和表现得到校党委和老同志们的认可。2013年底,校党委充分听取多方意见,提拔陈友红为离退休部副部长,随后又增补为离退休人员党委兼职副书记。走上领导岗位的他,更加珍惜组织上的信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他常戏言“老同志是我成长的土壤,我的根在老同志中”真诚朴实的话语表现一个共产党员爱岗敬业,乐于坚守的高尚情怀。

三、廉洁高效办实事,甘于奉献终无悔

陈友红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个节假日,也不知道有多少次迎着黎明赶赴殡仪馆,或奔赴老干部病房。他的手机是二十四小时开通的,有时半夜三更一个电话就得起床。他在家中经常是终止正在进行的家务而耐心倾听老干部打来的电话,一打就是半小时以上。家人早已习惯了这些。面对老人的唠叨,尤其是在电话里本可以一句话解决的问题,老人却要十几遍地重复,常人很难做到的耐心与坚持,陈友红却能做到。有一次一位老干部在电话里向他交待事情,反复“唠叨”,硬是将手机电池耗尽,即便这样,他还要强忍着耳膜的疼痛继续用座机通话,并向叶老道歉。

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时把握老干部的思想脉搏。对于老同志提出的医疗和共享等涉及到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他从不回避矛盾,只要是合理的,他积极地与班子成员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他担任离退休党委兼职副书记以后,勇挑重担,以更高的站位科学谋划离退休党建工作,更加注重离退休党委的政治引领和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常深入到老干部中交心谈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做好稳定工作。作为部门负责人之一,办好老同志的事就得处处求人,重大项目和问题还得当好校党委与老干部之间的桥梁。他体量老同志的心情更理解校党委的决定。要保持“桥梁”的平衡,他靠的是“铜头铁嘴”精神。“铜头”就是把充足的理由变成勇气,不怕碰壁,敢于上门。“铁嘴”就是想办法说服,既要说服校领导,又要说服老同志。有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甚至“两头受气”,个中辛酸和委屈,甘苦自知。

长期的老干部工作已使得服务成为一种习惯,真诚是陈友红的一面旗帜。他总以体谅和理解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担任领导岗位的他更加注重职工队伍建设。他深刻体会到,新形势下的高校离退休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没有一支吃苦耐劳、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很难让老同志满意。因此,他注重职工队伍的梯队建设,主张在选人用人时要考虑其个人发展空间。日常工作中,他乐于与职工交心谈心,每学期与每位职工至少正式戒勉谈话一次,帮助提高业务,鼓舞士气,这已形成惯例。他常说,大家在一起工作是缘份,要惜缘,苦中有乐。他的大爱之心让大家明显的感知组织上的温暖、团队的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陈友红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主动适应转型发展,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扎实有为。目前,我校党委重视支持离退休工作,老同志各项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面貌良好,离退休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离退休工作部连年评为校内“文明单位”,两次评为全校“最佳文明单位”;学校党委对离退休工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也给予充分肯定。